一、智慧电梯验收政策法规解读
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发布的《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》明确要求,所有新建及改造电梯必须通过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验收。验收标准涵盖电梯运行数据实时采集、故障预警响应速度、应急救援系统联动等12项核心指标。特别强调电梯安全评估模块需接入"河北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",实现每分钟至少1次的数据同步频率。验收单位需核查电梯制造许可证、型式试验报告等基础文件,同时新增物联网设备型式认证证书专项审查。
二、智能硬件设备现场检测要点
验收团队需携带专业检测设备,对电梯轿厢内的智能传感器进行系统性测试。重点检测加速度传感器(监测运行平稳性)的灵敏度是否达到±0.01g精度标准,红外线人数统计装置的误差率是否控制在5%以内。对于采用AI摄像头的智慧电梯,需验证困人识别算法在模拟场景中的准确率,要求从发生困人事件到系统报警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0秒。检测过程中需同步生成物联网设备运行日志,作为验收报告的必要附件。
三、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验证
数据对接平台的稳定性是智慧电梯验收的核心环节。验收人员需模拟电梯在4G/5G信号切换场景下的数据传输能力,要求关键运行参数(如平层精度、门机电流)的丢包率低于0.1%。对于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的项目,需使用场强测试仪检测信号覆盖强度,确保电梯井道内每层的接收灵敏度≥-120dBm。特别要注意电梯安全评估系统与物业监控中心的对接测试,验证从故障发生到维保工单生成的完整流程是否满足《河北省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规范》要求的3分钟响应标准。
四、智能维保管理功能实测
智慧电梯验收必须包含预防性维护功能的实操检验。验收组需触发系统预设的磨损件更换预警(如钢丝绳张力异常、制动器衬垫磨损),核查维保计划自动生成功能的准确性。通过模拟电梯门机受阻场景,测试系统能否在3次异常开关门后自动发送检修指令。对于配备远程诊断功能的设备,需验证维保工程师通过移动终端调取实时运行曲线的响应速度,要求历史数据查询延迟不超过2秒。这些功能的完整实现是确保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。
五、应急响应系统联动测试
根据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的专项要求,智慧电梯验收必须包含应急救援全流程压力测试。模拟电梯困人场景时,需同时触发轿厢紧急报警装置和物联网自动报警系统,验证96365救援平台能否在30秒内同步接收两种报警信号。测试过程中要记录视频监控系统的画面传输质量,要求1080P高清图像在弱网环境(信号强度≤-90dBm)下仍能保持每秒15帧以上的传输速率。这是保障乘梯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屏障。
六、验收文档与数据存档规范
完整的验收档案应包含物联网设备出厂证明、数据传输协议测试报告、系统压力测试记录等8类文件。特别要注意电梯运行数据存储周期的合规性,按照《河北省电梯安全条例》要求,智慧电梯必须保存最近3年的完整运行日志,且关键事件数据需永久存档。验收组需使用专用检测设备读取电梯控制系统的存储芯片,核实数据加密方式和访问权限设置是否符合GB/T 38648-2020标准要求。
智慧电梯验收是确保城市垂直交通安全的防线。通过严格执行物联网设备检测、数据传输验证、应急系统测试等标准化流程,河北省已建立起覆盖电梯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管体系。建议相关单位在验收准备阶段提前进行系统预调试,重点关注数据对接平台的兼容性和应急响应时效性,确保每部智慧电梯都能达到"可知、可查、可控"的智能化管理目标。